最会玩的年轻人开始“整顿”黑芝麻糊亿万先生了
亿万先生变天了!我,一个吃着南方黑芝麻糊长大的85后,竟被办公室的00后小孩姐,整顿了袋装黑芝麻糊的“正确吃法”。
老实说,这个曾占据早餐一席之地的南方黑芝麻糊,我至少 10 年没买过了。不知什么时候起,它就跟当年的美禄、阿华田、维维豆奶粉一起,尘封进了记忆的时间盒里。除了偶尔逛超市会好奇的相认(“哦,竟然还没有停产?!”),其他时候,我想不起也不会吃——9 块 9 一杯拿铁不香吗,花样百出的可颂吐司欧包也等着我挨个翻牌,这个上世纪末的早餐“代餐粉”,真的没什么机会能相见了。
直到前阵子。我发现部门一个00后实习姑娘,在办公桌前,对南方黑芝麻糊做出的“不可思议”的行为!
我发誓不是故意偷窥的,只是余光不小心看见她手里熟悉的芝麻糊包装,于是多看了一眼:只见她小心翼翼剪开包装袋,往袋里倒进了水,用手封口亿万先生,开始卡兹卡兹地捏起包装袋。半分钟之后,她从包装里挤出半个黑乎乎的球,然后,对着那个黑芝麻球,津津有味地咀嚼了起来。
我到现在都记得1990年植入国民神剧《渴望》的南方黑芝麻糊广告画面:一句“黑芝麻糊哎……”反复洗脑,成功勾起了我,一个生活在北方,没有吃过糖水,更没有吃过黑芝麻糊的孩子的好奇心。
我也记得它第一次打开我味蕾的感觉:仿佛一个温热而绵软的拥抱停在舌尖。甜,但比姥爷饼干盒里的萨其马可温柔多了;粘,却比家里的大碴子粥多了份细腻。顶着南方两个字,新鲜感加满,加上黑芝麻在生活中的的确少见——在那个物质条件不丰的年代,南方黑芝麻糊堪称饮品界的“顶奢”。
那会儿我可稀罕黑芝麻糊了,可惜我妈不会经常买给我吃。只有逢年过节走亲戚送,去医院看病号送问候的时候,才偶尔买一包。我能吃到的不是别的亲戚送给我们家的,就是别人送给姥姥姥爷后,他们悄悄给我留起的。印象里,姥姥总会把别人送的黑芝麻糊攒起来,等我去她们家,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冲一包。看着我把碗底的黑糊刮得一干二净,他们才会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。当然,剩下的也被我统统塞在包里搜刮走了。
比如我,必须冲得稠稠的,里面留几个芝麻糊“疙瘩”——就是只被热水裹了圈外层的小颗粒,不小心碾破,还会发现里面还有芝麻糊粉的那种。我喜欢这种感觉,可以边吃边玩。一口浓稠的芝麻糊本来就需要在嘴巴里辗转很久,如果遇上疙瘩,那真就是嘴里的游戏。老爸老妈可看不出我在玩,只是焦躁地说“一碗黑芝麻糊怎么吃这么久!”,我呢,则会无辜的张开嘴说“没咽下去,等一下”,心中却满是窃喜。
当时的同桌,一个胖墩墩的男孩子,则会跟我争说稀稀的黑芝麻糊才好吃。他水壶里装的就是稀黑芝麻糊,他说他妈妈是特意做这么稀,可以让他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座后面,上学路上当水喝。当年我可不想搭理他,在我看来这种吃法喝不干净,还寡淡了滋味,有两次我嘲笑他连芝麻糊都不会吃,为此还差点打起来。
难能可贵的是,芝麻糊是当年少见的妈妈和孩子都共待见的食品。我喜欢它是因为它可以被偷偷玩,在妈妈们眼中,它则是值得鼓励的健康食品。就算没有科学依据,单一个黑字,也至今让我妈坚信它能让我的头发乌黑柔顺,脑袋发达。
本以为黑芝麻糊地位会逐渐比肩泡面、可口可乐,理直气壮地存在于每个超市、小商店里,伴我走向世界的东南西北… 没想到我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一位看懂配料表的大人。当开始意识到18.5%的黑芝麻含量并不算高,里面的油脂和碳水甚至可能是我身材管理的天敌时;当生活水平提高,黑芝麻糊也不再是日常送礼级的存在,我对黑芝麻糊的情分,也就日渐淡了。
对着包装袋啃的画面着实过分炸裂亿万先生,我大脑有点缓不过来,干脆直接找她聊了聊。一问才知,现在年轻人都是这么吃黑芝麻糊的:不仅有捏的,还有拿它兑糯米粉,微波炉加热自制麻薯的,还有加水到一定比例后拿来直接抹面包的…
“就很简单,你先剪一个小口,然后倒入温水,其实冷水也行但没那么好吃。水不要多,一点点加,用心感觉它慢慢成团了就行,然后你隔着袋子这么搓一搓。跟吃山楂丸差不多。”
“你还可以去楼下罗森买根起司棒,裹在芝麻球里面微波炉加热一下,就是流心起司黑芝麻丸。如果有比较厚的无糖酸奶,你还可以去茶水间,用保鲜膜把黑芝麻球裹起来,放在冷冻柜里。上午来的时候弄就行,下午3点就能吃上黑芝麻酸奶冰淇凌了”
我被小孩姐们这些神奇办公室“料理”技法震撼到了。本以为早该淘汰了的老一代“代餐”粉,竟然在2024年成为了00后新晋办公室食材!
当然被他们“看中”的也不止袋装黑芝麻糊,还有一度我以为也退出市场的冲泡美禄/阿华田,食用方法我也学到了:找一个塑料水杯带盖的,里面加几勺美禄,再兑上稀奶油,摇成固体再放进冷冻柜,几个小时后就是巧克力冰淇淋!
看似千奇百怪,实则共享内核:无火无餐具,对烹饪要求极低,堪称上班上学的消遣利器,无聊生活的荒诞解构。当办公室、学校对电子摸鱼看得越来越严,当上厕所刷视频也不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,这些年轻人,再次带我找到了娱乐生活的新创造。
我大概永远不会知道,第一位创造性将温水加入小包装,并疯狂揉搓的黑芝麻糊麻薯创造者在想什么。但毫无疑问,这美丽的精神状态不可理喻,却生机勃勃。在一个购买芝麻糊和芝麻麻薯都极度方便的“快餐时代”,偏偏有人要在,二十年如一日的包装里找到全新乐子,还让她成功了!
话说回来,OG玩家应该还是 80、90 后的我们亿万先生。毕竟小时候我们对芝麻糊口感的执迷,是不是也算不按说明书正经吃的大胆最初探索?
毕竟自己当年也不是没少试过给维维豆奶粉只加微量最少的水,看它形成一个非牛顿流体的过程,只不过那时候的家庭环境更严肃紧绷,于是玩的天性就这么被幻听中,老妈令声斥责的“吃饭吃饭,是饭,不是玩具!”吓了回去。
这届年轻人生长在更轻松的家庭环境里,父母甚至可能比我大不了多少。当玩的天性没有被束之高阁,某种属于所有人类的创造性,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,被释放了出来。原本只应该与开水搭档的这些上世纪“代餐”,凭借二创者的尝试,找到了全新的生命形式,和麻薯、奶酪、空气炸锅组CP,带着永不过时的玩乐之心,坚守在新时代。
2024年,你还会加入黑芝麻糊的全新探索吗?我已经冲回家在烤黑芝麻糊蛋糕了。
摄影|.H、小红书@可可全糖不加冰、@Blue、@李良姜、@小肥杨、@南方黑芝麻糊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